当前位置:文章搜索
搜索“餐饮”,共找到9002条相关记录
  • 虎皮毛豆腐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。系以本省屯奚、休宁一带特产的毛豆腐(长有寸许白色茸毛)为主料,用油煎后,佐以葱、姜、糖、盐及肉清汤、酱油等烩烧而成。因其豆腐两面色黄,呈现虎皮条纹,故名。上桌时以辣...
  • 川菜十分古老,秦汉已经发端。公元前三世纪末叶,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大量中原移民将烹饪技艺带入巴蜀,原有的巴蜀民间佳肴和饮食习俗精华与之融汇,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川菜烹饪技术。到唐宋,川菜已发展为中国的一...
  • 潮汕人历来好食“粿仔脯”,其由来已久。然此物为何人发明创造,这里则有一段传说。揭阳龙溪都人郭贞顺,生天元皇庆元年(公元1312年),为县邑郭教谕之女,自小淑惠,喜爱诗书。许配潮阳周伯玉为妻,读书更为勤奋,...
  • 鲁迅经常工作到午夜前后,养成了喜欢吃点心的饮食习惯。1935年4月,他在上海写下《弄堂生意古今谈》,文中便提到了一种糕点:玫瑰白糖伦教糕。玫瑰白糖伦教糕,最早出现于广东顺德的伦教镇,因此而得名。玫瑰白糖伦教...
  • 黄瓜由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,时称胡瓜。石勒建立后赵王朝,因其是入塞的羯族人。他在襄国(今河北邢台)登基做皇帝后,对被称为胡人很恼火。遂定法令:说话写文章,禁现“胡”字,违者问斩个赦。一日,石勒在单于...
  • 广州人真的很爱食。翻翻史书更会发现,今日鼎鼎有名的粤菜,其古老还可追溯到秦代。在广州,最多人的地方,往往不是商场或者银行,而是饭店。如果愿意的话,广州人是可以一直泡在餐厅里面的。就像那个已经被说烂的笑...
  • 河南人遇到逢年过节或是家中来客,总爱做一大锅杂烩菜来招待客人。杂烩菜就是把白菜、粉条、白豆腐、油炸豆腐、肉丸子等放在一起,再加上姜、葱、香菜以及其它佐料熬成一大锅。吃时,一人一碗,或配蒸馍,或配白米饭...
  • “逍遥鸡”是安徽省合肥市美食一绝,为历史名菜。它用整鸡制作,涂满蜂蜜后油炸,再用多种调料卤煮,焖至酥烂而成。该馔入口鲜美,香酥麻脆;食后留香长久,真是独具一格。公元208年汉丞相曹操统率数十万大军进攻荆州...
  • 赵珩先生现任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,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。2001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赵先生著的《老饕漫笔—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》,目前已七次印刷,2003年在日本出版日译本,2005年出版英译本。一本反映我国饮食文化的...
  • 热干面的问世纯属一个偶然的机会。约在70年前,汉口长堤街关帝庙一带有个姓李的熟食小贩,因脖子上长了一个肉瘤,别人称他“李包”。他原来卖的是凉粉和汤面。有年夏天,他沿街叫卖一天后回到家中,还剩下不少面条。...
  • 有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并非某个高厨或名人贤士精心制作的,而是由于机缘的巧合,名菜往往在“错中成”。龟汁狗肉:传说汉高祖刘邦年轻时,常到其以宰狗为业的娘舅处“揩油”,娘舅赶之不去,甚为厌恶。一次娘舅忍无可...
  • “四菜一汤”顾名思义:一餐四样菜一碗汤,“四菜一汤”由来已久,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首倡。公元1368年,朱元璋当上皇帝后,遇上天灾,各地粮食欠收,百姓生活十分困苦,可一些大官贵人却穷奢极欲,过着花天酒地的生...
  • 永川豆豉是重庆西部永川区的传统特产,属毛霉型豆豉,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,其香气浓郁,滋味鲜美,可用于烹饪,也可代菜佐餐。永川豆豉不但营养价值高,而且有开胃助食、解表祛汗之效。据传,永川豆豉是明朝一位姓崔...
  • 狗属脊椎动物门、哺乳纲、食肉目、犬科,系狼演变而来。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,周代已将其列为“六畜之首”。狗供食用,《礼记》就有食狗有“狗去肾”、“犬宜粱”之说。《孟子》且谓“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...
  • 长期以来,在关中地区流传着“乾州的锅盔岐山的面,秦镇的皮子绕长安”的俗语。秦镇米皮因产自西安户县秦镇而得名,由当地出产的一种籼米制成,制作工序包括泡米、磨浆和蒸制。师傅当着顾客的面,用一把几十斤重的大...

联系
我们

手机
访问

手机扫描二维码

收藏
网站

顶部